当前位置:不续费的域名怎么处理生活在宋朝过的那些年:宋朝人如何过年_唯品会居家床
在宋朝过的那些年:宋朝人如何过年_唯品会居家床
2022-09-03

!--IMAGE_MARKER_0-- strong书名:/strong在宋朝过的那些年br/ strong作者:/strong李开周br/ strong出版社:/strong联合出版公司br/ strong出版日期:/strong2016年1月br/ strong作者简介:/strongbr/ 李开周 1980年生于河南开封,《南方都市报》专栏作家,著有《千年楼市》《食在宋朝》《宋朝饭局》《房事》《房地产战争》《祖的生活》《君子爱财:历史名人的经济生活》等书。br/ strong内容简介:/strongbr/ 宋朝春节放几天假,还要不要上朝?宋朝有没有压岁钱,孩子们过年能挣多少银两?宋朝人春节为何豪赌,李清照打的麻将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宋朝是最具生活情趣的时代,距离我们至少已有七八百年时光,看似遥远,实际上却跟今天息息相关——我们中华民族的国民性格、文化特征、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几乎都能从宋朝找到源头,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传承至今的新年习俗。每逢春节,各类民俗总旧话重提。饺子吃腻了,不如穿越到宋朝,看看古人的春节有什么另类之处。br/ 本书聚焦宋朝人过年的风俗,选取宋人过年最重要的事项,并不时与今天中国人过年的风俗加以类比,读来亲和有趣。全书大致以时间为序,分为:放假,冬至,祭灶,买年货,除夕守岁,贴年画,大年初一,新年赌戏,归宁、送穷、探茧,闹元宵等十章,幽默风趣地了宋朝人过年的各种细节。br/ strong 连载正文/strongbr/ strong宋朝新年有几天假期/strongbr/ 令人称奇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宋朝的新年假期竟然跟今天一样,也是放假七天。br/ 据《宋史职官志》记载,自宋太即位以后,到宋真退位以前,历年元日(春节)均给七天长假。除此之外, 每逢冬至与寒食,同样也是七天假期。至于中秋、重阳、端午、七夕等节日,最多只有三天假期,甚至缩减为一天假期。也就是说,宋朝每年长达七天的假日只有三个,即元日、冬至与寒食。br/ 现在的老百姓喜欢将七天长假与五天假期称为“大黄金周”,将三天假期称为“小黄金周”。照此说法,宋朝人每年通常能享受到三个“大黄金周”,也就是“元日黄金周”“冬至黄金周”和“寒食黄金周”。br/ 但七天长假并没能一直持续下去,正如现代对传统节假日的安排会有所变动一样,大宋朝廷也曾经调整新年假期。宋人庞元英在其著作《文昌杂录》中写道:br/ 包拯为三司使,上言:每节假七日,废事颇多。请令后, 只给假五日,自此始也。br/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宋仁在位时,他当过三司使,相当于财政部长,主管全国的财政收支与盐铁专卖, 工作繁忙,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恨不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变成一年五百天,别人欢迎放假,他这样的大忙人却不欢迎, 所以他仁,将七天长假掐头去尾,缩短为五天假期。br/ 并不是每个人都像包拯那样勤于公事。七天假期改为五天以后,绝大多数官员都非常不满,一到过年的时候,他们不是提前请假,就是借故拖延上班时间,总要想方设法将假期延长几天。所以到了宋哲即位以后,新年假期又从五天恢复到了七天。br/ 总的来说,在北宋一朝,除了宋太祖时期国家初创、制度未定以外,宋仁与宋神时期的新年假期都是五天,而宋太、宋真、宋英、宋哲与宋徽等时期都是放假七天。br/ 北宋后,南宋建立,金队先是中原,继而渡江南下,撵得南宋小朝廷东奔西窜,最初十几年连一个固定的首都都没有。宋高最初在河南商丘登上皇位, 很快就在金兵追赶之下逃到山东泗水,又逃到江苏扬州。在扬州还没站稳脚步,正准备修建,又赶上官军哗变, 只好重回山东。不久金兵来攻,高又先后逃到镇江、常州、南京、宁波、台州、温州、绍兴…… 最后才在杭州长期驻扎,这时候离他即位已有六年了。但就是在杭州也无法安身, 此后六七年内,宋高常常移驾南京,直到绍兴十一年 (1141 年)宋金议和,杭州才成为南宋事实上的首都(名义上称为“行在”,意思是御驾暂时驻扎之地,仍非首都)。在这种情况下,南宋朝廷完全没有闲暇过年,不可能颁布一道新年放假的政令。宋金议和以后的第二年(1142 年), 战火基本熄灭,天下基本太平,南宋朝廷总算喘了口气, 宋高宣布天下,这一年春节放假五天。自此以后直到南宋,每年春节假期基本上都是五天。br/ 所以说,如果我们能回宋朝过年的话,一定要选择北宋, 而不要选择南宋,因为南宋的假期太短。br/ strong过年还要上朝/strongbr/ 对官员们来讲,放假并不代表可以回家睡,为了得以正常运转,放假期间必须安排人来值班。宋朝术语中有一个词叫“休务”,这个词常常跟放假并列, 例如朝廷宣布放假之时,一定会注明是否休务。br/ 什么是休务?就是不值班。什么是不休务?就是值班。宋太雍熙二年(985 年),朝廷宣布“元日给假七日,休务一日”,意思就是新年放七天假,其中大年初一那天不用值班,其余六天则要轮值。宋太雍熙三年(986 年),由于北方正在打仗,故此“不休务”,过年归过年,工作要照常进行,各大机关必须天天安排专人值班。br/ 以上说的是官员,在过年时同样也要值班。br/ 官员的工作是上班,的工作是上朝。宋朝并非每天都上朝(事实上任何朝代的都不需要天天上朝), 但是每天都要早起,只要没有重感冒,每天早晨六点钟以前必须起床。br/ 起这么早干什么呢?接受大臣的“常起居”。“起居” 在宋朝的意思是请安问好,“常起居”就是每天例行的请安问好。每天一大早,宰相(宋朝不设宰相,但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种相当于宰相的)带头,领着副相(参知政事)、长(枢密使)、副部长(枢密副使)、院长(御史中丞)等高级官员进宫,迈着四方步走到居住的寝宫外面问安,山呼,然后跟聊几句天,就可以回家睡觉或者回部办公了。br/ 一般而言,常起居是不谈的,纯属请安闲聊。真正上朝的周期是五天一次,一般在每月的初五、十五和二十五的早上举行,这叫“常朝”,意思是按照常例举行的朝会。举行常朝的时候,并非文武百官全都要参加,只有五品以上并且身在京城的大官才有资格,所以其余官员就没必要起那么早了。这样一来,越是越辛苦,除了每五天参加一次早朝,另外每天还要起个大早去向请安问好, 白天又要处理军国重事,想睡个懒觉都不行。br/ 辛苦,同样辛苦。大臣每天早起请安,自然不能躺在床上答应,也要早早地爬起来洗脸刷牙穿衣打扮, 否则显得不尊重大臣(宋朝对大臣尤其是文臣非常尊重)。每五天搞一次朝会,是主角,自然更要早起。即使到了过年的时候,也没有机会赖床不起,因为每年正月初一都要举行一次规模庞大的朝会,时称“元日大朝会”。br/ 按照《梦粱录》的记载,正月初一那天凌晨,大约四点钟还不到,离天亮还有三个多小时的时候,已经穿上绛纱袍,戴上冠,在里焚香祭拜了。半个小时后,宫门缓缓打开,宰相率领百官迈步进宫,派往大宋贺年的使臣也都来了,他们在赞礼官的引导下向拜年。br/ 拜过年刚刚天亮,是不是可以散朝回去补一个美容觉呢?不可以,他还要向百官赐宴,向使臣赐宴,并率领大家一起观赏歌舞与杂剧,直到接近中午的时候,元日大朝会才能宣告散场。br/ strong地方长官不放假/strongbr/ 宋哲元二年(1087 年)除夕,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写了一首诗,描写自己如何过年:br/ 七度江南自作年,去年初喜奉椒盘。br/ 冬来误入文昌省,连日斋居未许还。br/ 在这首诗里,“椒盘”指的可不是一盘辣椒,因为宋朝还没有辣椒(辣椒直到明朝才进入中国,直到清朝初年才中国人的餐桌)。这里的“椒”,指的是花椒。中国古人迷恋花椒,将其视为特殊的香料,用其指代一切美好芳香的事物,例如用“椒房”指代香闺,用“椒乳”指代香乳等等。“椒盘”呢?指的是春盘。春盘类似现在人新年祭祖时必备的春饭,只不过春饭通常用碗盛放,而春盘则是用盘子盛放,并在盘子里的菜肴上竖插装饰品,例如一朵纸花、一面小旗、一段柏枝、一支线香之类,将菜肴打扮得既热闹又肃穆,既喜庆又庄重,用来敬神。br/ 苏辙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他以前做地方官,没机会回京过年(苏辙的父亲苏洵生前曾经在开封宜秋门内买房安家, 该处房产后来成为苏辙与苏东坡兄弟在京师的共同住所), 去年好不容易调回京城,终于有机会跟家人一起敬神祭祖、围炉聚宴,今年却又不行了,因为今年春节他不休务,轮到他值班,不放他回家过年。br/ 这首诗第一句“七度江南自作年”,意思是在江南做了七年地方官,都是自己过年,不能与亲人团聚。为什么不能与亲人团聚呢?因为朝廷不允许。br/ 按照宋朝制度,地方长官除非任期已到、父母亡故或奉有特旨之外,一般不能离开任职所在地,每逢节假日也不准回乡探亲。例如县令、知州、知府、节度使、转运使、安抚使、提点刑狱公事、提举常平司、提举茶盐公事等官员,均为地方长官,每逢过年,其下属倒有可能回家过年,唯独他们身为长官,不能离职半步,敢有,即遭罢免。br/ 朝廷之所以定下如此严令,并非不通人情、不近情理, 而是因为当时交通落后,假如允许地方长官回家过年的话,他们会在上耗费大量时间,将重要工作统统耽误。br/ 举例言之。宋英治平三年(1066 年),苏辙的父亲苏洵在开封去世,苏辙与苏东坡扶柩还乡,回眉山老家安葬。从河南开封到四川眉山,现在开车一天一夜就能抵达,可是宋朝一无汽车,二无公,更无飞机,苏东坡兄弟二人沿着汴河南下,先进入淮河,再进入长江,再从长江逆流而上, 历经千辛万苦,几经风涛覆船,一年之后才到眉山。宋朝地方官的任期一般为三年,假如一个开封人在眉山做官,每年春节都回开封过年的话,返乡需要一年,回任又要一年,仅仅为了吃一顿年夜饭,他就得耽误两年时间,就别指望他干工作了。br/ 南宋诗人陆游著有一部《入蜀记》,出版界将其作为游记名篇重新出版,其实它是陆游从绍兴老家去四川奉节赴任途中写成的日记。这部日记将古代交通之落后与长途旅行之艰险描述得淋漓尽致:br/ 1170 年旧历五月十八,陆游从浙江绍兴出发,沿着长江逆流而上。他顺风挂帆,逆风拉纤,白天行船,夜晚靠岸, 一有大风雨,赶紧去湾里躲着,等晴天再走。就这样走走停停,紧赶慢赶,直到这一年的旧历十月二十七,他才抵达目的地。总共三千里水程,他老人家走了半年。后来陆游在四川当了六年官,度过了六个新年,期间从未返回绍兴一次。为啥?一是因为朝廷不允许离开岗位,二是因为上太难走, 太耗时间,即使朝廷允许,他也未必愿意回去。br/ 前面举的两个例子可能有些极端,因为无论是从开封到眉山,还是从绍兴到奉节,都必须走水,而且程都很远。如果任职地离乡较近,是不是就有时间回家过年了呢?答案仍然是否定的。br/ 遥想当年,王安石变法失败,下野,去南京隐居, 期间有人他谋反,他大惊失色,火速从南京赶往开封向分辩。这回他走的是陆,骑的是快马,结果在上仍然花了整整七天。本章前文说过,北宋新年假期一般为七天, 设若王安石在南京上任,回开封过年,等他到家的时候,假期已经结束了,再想赶到任上都来不及。br/ 读者诸君小时候都学过王安石的著名诗句《泊船瓜洲》:br/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br/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r/ 京口是今天的江苏镇江,瓜洲则位于江苏扬州。钟山是南京的紫金山,这座山的半山腰里有一座别墅,那是王安石的住宅。当时王安石做着大官,公务繁忙,好几年没有回家看看了,这次他过扬州,在瓜洲停船,想起长江南岸就是镇江,从镇江再往西走一百里就是自己的钟山别墅,思乡之情越来越浓,于是才写下这首诗。br/ 扬州离南京并不远,假如王安石从瓜洲古渡出发,开车驶过长江大桥,再顺着扬溧高速驶向南京,加上中途在服务区吃饭、休息和加油的时间,两个小时完全够了。可他为什么等到“春风又绿江南岸”还不能回家呢?自然还是因为古代交通太不便利的缘故。br/ 宋朝还是很有人情味儿的,既然地方官不被允许回家过年,也完全来不及回家过年,那就特许他们带家属上任, 与老婆孩子一起在任职所在地过年。br/ 陆游去四川上任的时候,船上除了他自己,还有他的妻子王氏、大儿子陆子、二儿子陆子龙、三儿子陆子修,四儿子陆子坦、五儿子陆子约(陆游共有七个儿子,彼时六儿子和七儿子尚未出生),另外他还有三个女儿、三个丫鬟、四个仆人,也一同随他上任。br/ 苏东坡年轻时曾在陕西为官,职位是“签书凤翔府判公事”,相当于陕西省宝鸡市的副市长。副市长不是行政长官,本来可以返乡过年,但由于程太远,苏东坡同样没有回去过。宋仁嘉八年(1063 年)春节,苏洵和苏辙在河南过年,苏东坡在陕西过年,父子三人无法团聚,只好写诗唱和,以表思念。为了减轻思念之情,苏东坡上任时也带了家属,包括他的妻子王弗(苏东坡一生娶妻两次,王弗为发妻,二十七岁病逝,东坡又迎娶其妹王闰之)、长子苏迈、乳母任采莲……br/ 事实上,苏辙做地方官时同样携有家小,每年春节都能与其妻子史氏、乳母杨氏、儿子苏迟、女儿宛娘等人团聚。但是宋朝士大夫亲思想浓厚,他们眼里的家庭除了妻儿, 还包括父祖兄弟甚至同族兄弟,苏辙“七度江南自作年”, 连续七年不能与父兄团圆,心情当然郁闷,当然要写诗抒发不满了。br/ 扩展阅读:陆游九死一生去上任br/ 1169 年,宋孝重新启用陆游,让他去四川夔州做通判。br/ 夔州就是今天的奉节。br/ 陆游接到调令并没有马上动身,他准备了好长时间,直到第二年才从绍兴老家携家带口去奉节赴任。这时是乾道六年,也就是1170 年,陆游四十五岁,已经生下五个儿子和三个女儿。br/ 三个女儿,五个儿子,再加上陆游两口子,另外还有三个丫鬟和四个仆人,一家老小十七口,浩浩荡荡地前往四川。做个官而已,陆游为什么要把全家人都带上呢?因为他上任的地方离家乡太远,按照当时的交通条件,来回跑一趟需要大半年时间,如果年年回家探亲,他会耽误工作,只有带全家上任才能解除后顾之忧。br/ 刚开始他们坐的是小船,从绍兴去杭州,再从杭州前往南京。一到南京,就可以沿着长江逆流而上了,于是在南京采石矶换乘大船。br/ 这艘大船是帆船,船身有十丈来长,两丈来高,桅杆高达五丈六尺,斜挂着二十六幅风帆。船上乘客六十多人,除了陆游一家,还有几十个去湖北做生意的商人。br/ 长江水向东流,这艘船往西去,这叫“溯江而上”。碰上刮东风的天气,船主人把风帆张开,在风力的推动下,船身自然会往西走。如果碰上东南风和东北风,船主人就调整风帆的角度,同时让七八个船工一起摇橹,他站在船尾控制航向,一样能让大船平稳西去。最怕的是遇上西风,这时候必须落帆靠岸,找一个无风的港湾停下来,抛下铁锚,等风住了再走。br/ 陆游一家是农历五月份上船的,东风居多,一帆风顺, 走得很安稳。一到湖北,风没了,全靠船工摇橹,走得非常慢。经过黄州赤壁,江水变窄,水流很急,无论船工多么努力,都挡不住船往下溜。船主人赶紧指挥靠岸,还没到岸边呢,一艘从上游下来的小船嗖地一下到了近前,来势太急, 避让不及,嘭地一声巨响,陆游和其他乘客在船舱里倒了一地,然后听见船工大喊救人,原来站在船尾掌舵的一个水手被震得飞了起来,扑通一声掉进了水里。陆游抓住一根缆绳,飞奔到船尾去救他,已经来不及了,江水急速地打着漩涡, 一眨眼就把那个水手拖到了江心,声还在水面上飘荡, 人却被无声无息地卷没了。船主人把铁锚扔到岸边一个大石头上,呼喊乘客紧急上岸,陆游才发现船头破了个大洞,江水汩汩地往舱里灌。br/ 众船工合力把受损的大船拉到滩上,陆游和家人在岸上的客栈里住了两天,那艘大船才。船主人很,买来十头猪,全部杀了祭奠江神,顺便也祭奠那个不幸落水的水手。祭奠完毕,继续下水前行,这回走得非常谨慎,摇橹的船工都上了岸,用拉纤的方法往前走,船主人则亲自站到船头击鼓,用隆隆的鼓声提醒顺流而下的船只紧急避让,防止再次发生。br/ 七月十五抵达湖北沙市,这天是鬼节,船主人不走了。陆游担心不能在朝廷的期限内赶到夔州,给了船主一些小费,让他开船。船主人恭敬地说:“鬼节下水等于去鬼门关,没有不出事的。”陆游从不信鬼,开船, 结果什么事儿都没有,顺顺利利到了秭归。br/ 过秭归的时候已经是八月,离中秋很近了,陆游再次遇险:船过新滩时触了礁,船底烂了个大洞。幸好当时无风无浪,陆游夫妇扶儿抱女游到了岸上。假如一个大浪打过去, 恐怕全家人就得毙命于长江里了。br/ 后来陆游又换乘了一艘新船,过归州,过巴东,过巫山, 过瞿塘,一上继续经历着惊涛骇浪和险滩激流,终于二十七日抵达夔州。br/ strong学生的寒假和年假/strongbr/ 现在的学生每年都有寒暑假,春节假期一般包含在寒假之中,宋朝学生是怎样放假的呢?br/ 我们先看乡村学生的假期。宋朝乡村私塾假期较多,每年假期多达三个月,其中包括一个月春假、一个月秋假、一个月寒假。春假与秋假是为了让学生归家帮父母务农,忙完春耕秋种再返校读书。寒假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到来年正月初八结束。除此之外,每逢春社、秋社、端午、中秋、重阳、冬至,学校也会放假,假期一般为一天。br/ 城市学生假期较短,没有春假和秋假,只有寒假与暑假, 寒假一个月,暑假一个月,加起来总共两个月假期。br/ 宋朝最高级别的学校是太学,太学生的假期最少,竟然没有寒暑假,只是在寒食、冬至与新年各放假三天,加起来每年只有假期。不过太学生都是官宦子弟,常常打着“随侍父亲远赴外任”的旗号请假,一请就是好几个月,年终时再返校参加大考,只要考试合格,仍然有资格出来做官。br/ 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年轻时就是太学生,他在开封太学读书,最大的乐趣是请假出来去大相国寺门口的古玩店铺观赏字画、购买拓片,如果让他安安生生守在学校里,一年只有出来的机会,他肯定是不干的。br/ 宋朝太学纪律虽严,假期虽少,学风却相当。南宋词人周密是官宦之后,早年在杭州太学读过书,对太学生的糜烂生活印象深刻,他在《癸辛杂识》后集中写道:br/ 太学学舍燕集,必点妓,乃是各斋集正自出帖子,用斋印,明书仰某人到何处祗直本斋燕集。专有一等野猫儿卜庆等十余人,专充告报,钱物,以为卖弄生事之地。凡外欲命妓者,但与斋生一人相稔,便可借此出帖呼之。br/ 太学生们在宿舍里聚餐,一定要让陪酒,通常由该宿舍的舍长写一封帖子,帖子上写明请某某到某某宿舍。这些太学生又自恃身价,不屑于亲自去妓院送帖,于是太学附近就有一帮专门帮他们跑腿。身为宋朝最高学府的学生,本应治学、修身养气,结果却到呼妓命酒、结交,真是士林之。br/ 相比而言,倒是在私学读书的小学生更加朴实可爱。宋人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略略提到北宋私学的一些好玩习俗:每年春社之日,小学生放假,将一根大葱绑在竹竿上, 从窗内捅到窗外,谓之“开聪(葱)明”;又用彩色丝线系一个蒜头挂在脖子上,谓之“能计算(系蒜)”。br/ strong劳工阶层如何放假/strongbr/ 大家读到这里的时候,想必已经明白,宋朝的官定假期并不能让天下臣民“雨露均沾”:北宋朝廷新年放假七天或五天,南宋朝廷放假五天,可是地方长官由于不能离开岗位,实际等于没有假期;在私学读书的学生因为能放寒假,其新年假期又可以视为长达一个月;而太学生的假期却只有三天。由此可见,不同阶层的人所享有的假期也不同。br/ 宋真曾经在大中祥符元年(1008 年)颁布诏令:“泸州南井煎盐灶户,自今遇元正、冬至、寒食三节,各给假三日。”泸州南井是四川的一个大型盐场,该盐场自从北宋初年以来就一直为中央财政贡献着源源不断的食盐专卖利润,而盐场工人却没有休假的。为了显示自己的, 同时也为了防止工人甚至,宋真才颁布了这样一道“恩旨”。br/ 进入南宋,劳工阶层放假的范围略微有些扩大,例如宋宁这样:“应役丁夫,元日、寒食、冬至、腊日,各给假三日。”凡是为国家工作的工人以及服役的农民,每到新年、寒食、冬至与腊月初八,统统放假三天。br/ 比起官员的七天长假(地方长官除外),工人只给三天假期确实有些不合理,可是有假期总比没有强。早在845 年, 日本圆仁入唐求法,曾经亲眼见到工人因享受不到休假而:那一年春节,朝廷原本承诺给修造的工匠集体放假,可是为了赶工,后来只让他们轮班休假,每天只许三千名工匠歇工。结果工匠不满,集体作乱,把宫墙都推倒了。朝廷害怕了,给每个工人发三匹丝绸,再各补三天假期,让工人们开开心心过了一个无需劳作的新年。br/ strong新年从冬至开始/strongbr/ 《武林旧事》云:“都人最重一阳贺冬。”意思是南宋首都杭州的市民最重视冬至。有多重视呢?“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新年要穿漂亮衣服上街,冬至也要穿上漂亮衣服上街。“岳祠城隍诸庙,炷香者尤盛。”新年要去庙里拜拜,冬至也要去庙里拜拜。“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新年期间能休假都休假了,冬至期间同样要休假,连店铺都关门三天,回家过节。“朝廷大朝会庆贺排当,并如元正仪。”大年初一有例行朝会,接受文武百官及使臣的朝拜,冬至这天同样有例行朝会, 同样要接受文武百官及使臣的朝拜。br/ 司马光著有《居家杂仪》,这是一本有关礼仪的小, 书中写到:“贺冬至、正旦六拜,朔望四拜。”晚辈过节向长辈,平常磕四个,过冬至与新年时却要磕六个。为什么冬至与新年要磕同样数量的头?因为冬至在宋朝目中非常重要,几乎不亚于新年。新年到来,宋朝地方官要向上《贺正表》,内容是一大堆吉祥话;到了冬至,地方长官则要向上《贺冬表》,内容非常接近,还是一大堆吉祥话。可是过端午、中秋、重阳的时候,地方官就没有必要给写这些吉祥话了,因为这些节日没有冬至重要。br/ 冬至无非就是一个节气而已,为什么会如此重要呢?生于北宋、死于南宋的文人金盈之道出了个中奥妙:“自寒食至冬至,久无节序,故民间多相问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传统节日实在不少,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依次是新年、元宵、春社、寒食、端午、七夕、中元、秋社、中秋、重阳、冬至、腊八、祭灶、除夕…… 其中新年与除夕头尾相连,元宵实际上属于春节的尾声,七夕是女人的节日,中元鬼气森森, 透着不吉利,春社、秋社、中秋、重阳则全在农忙时节,故此在新年过后的大半年之内,绝大多数老百姓都没有机会再来一次节日的狂欢。只有到了冬至,秋收冬藏均已完结,亲朋好友久不相聚,终于可以趁此节气好好庆祝一回了,于是冬至就被人民大众集体推到了前台,想不隆重登场都不可能。br/ strong冬至也守岁/strongbr/ 不客气地说,宋朝老百姓在过节方面缺乏创意,他们庆祝冬至的方式是模仿新年,新年搞什么活动,冬至就搞什么活动,一样都不能少。br/ 所有的华人都知道,在大年初一的头天晚上,也就是除夕,我们是有守岁传统的:一家人围炉聚餐,听着鞭炮声, 吃着团圆饭,看着电视,打着麻将,等着新年钟声敲响。br/ 而宋朝人过冬至居然也守岁。br/ 唐朝人将初一的头天晚上叫“岁除”,宋朝人管冬至的头天晚上叫“冬除”。岁除守岁,冬除也守岁,用宋人金盈之在《新编醉翁谈录》里的话说:“大率多仿岁除故事而差略焉。”冬至守岁的规矩跟除夕守岁差不多。br/ 守岁之前,先祭祖先。冬至祭祖用三牲:牛、羊、猪。将牛肉、羊肉、猪肉各煮一盘,端到祖牌位前供上。如果朝廷宰牛(古代中国是农耕社会,历代为表明重视农耕,多禁杀耕牛,但这种大多流于形式,实际执行的机会偏少),则用鱼或者鸡来代替。br/ 三牲摆在供桌之上,呈品字形排列,中间再放入一盘菜肴、一盘米饭或一盘馒头,饭上插以树枝,树枝上粘一朵纸花,然后家中男性按辈分排好,集体向祖叩头,是为祭祖。br/ 祭过祖先,应该“散福”,也就是将供品撤下,大家一起吃喝。吃喝的时候全家老小团团围坐,就像除夕时吃年夜饭一样。br/ 吃过这顿冬至版的“年夜饭”,大人就可以入睡了,小孩子却要围着火盆、吃着零食、玩着铜钱,像过除夕一样守岁,直到次日凌晨才能睡觉。br/ 为什么大人睡觉,却让小孩守岁呢?后面的章节里会有详细解释,这里恕不赘述。br/ strong冬至送节礼/strongbr/ 生于南宋、死于元朝的宋朝遗老吴自牧说过:br/ 冬至岁节,士庶所重,如馈送节仪,及举杯相庆,祭享祖,加于常节。br/ 说明宋朝人过冬至既要祭祖和守岁,又要向亲朋好友馈送节礼。冬至的节礼比较简单,一般是两碗米饭或者两个馒头,再加一碗刚刚煮好的馄饨,放到一张红漆木盘之上,让小孩子端着去亲族及四邻家里分别馈送。送节礼的时间却要特别早。冬至那天凌晨四五点钟,家里的大人赶紧起床,煮出一大锅头天包好的馄饨,与头天蒸好的馒头或米饭放到一个木盘里,如此这般备办七八个木盘,小儿女向各家各户分送。br/ 送这种节礼是不吃亏的,并不像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因为张家将自家的馄饨、馒头和米饭送给了李家,李家也会将他家的馄饨、馒头和米饭送还给张家,等于是双方在交换节礼。确切地说,不是双方在交换,而是十几家甚至几十家在交换:小明家的馄饨送到了小强家,小强家的馄饨送到了小红家,小红家的馄饨送到了小丽家,小丽家的馄饨又送到了小明家…… 送到最后,每家餐桌上都有了其他很多家的饭食,仿佛是在集体交流厨艺。br/ 在宋朝下的大部分疆域,冬至都是很冷的,冬至的早晨就更冷了,让小孩子端着木盘在寒冷的空气中来回馈送, 怎么看都涉嫌儿童。但孩子们未必会觉得苦,因为他们喜欢热闹。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回报:收到节礼的亲邻通常会发给小孩几枚铜钱作为节赏,而所发铜钱的数目一般要等同于小孩的年龄。比如说小明七岁,当他去小强家送节礼的时候,小强的爸爸会给他七文钱;小强八岁,当他去小明家送节礼的时候,小明的爸爸会给他八文钱。br/ 可能正是因为宋朝有这样的风俗,所以大人们才会让小孩子去送节礼。您想啊,假如一个四十岁的大男人也去送节礼,别人该给他多少节赏呢?给少了不合规矩,可要是按年龄给,是不是显得这个送节礼的成年人太爱占小便宜了呢?br/ strong冬至吃什么/strongbr/ 现在南方人过冬至流行吃汤圆,北方人过冬至流行吃饺子,宋朝人过冬至则以馄饨为主食。br/ 宋朝人的饮食概念颇为特殊,他们说的“炊饼”实际上是馒头,他们说的“馒头”实际上是包子,他们说的“包子” 实际上是用菜叶裹馅儿的菜包,而他们说的“馄饨”,实际上正是咱们现代人所说的饺子。br/ 刚才说宋朝人过冬至以馄饨为主食,实际意思就是他们过冬至以饺子为主食。过冬至吃饺子,跟今日的北方人没有区别。br/ 读者诸君可能会表示质疑:馄饨是馄饨,饺子是饺子,馄饨怎么能跟饺子划等号呢?br/ 没错,现在的馄饨跟饺子是有区别:馄饨皮薄馅少,饺子皮厚馅多,馄饨多用方皮,饺子多用圆皮。可是宋朝人说的馄饨跟咱们现代人说的饺子完全是一回事儿,同样是用圆皮包馅儿,同样是包成半月形,中间鼓鼓的,两头尖尖的, 边缘扁扁的。br/ 其实宋朝也有真正的馄饨—真的是馄饨,不是饺子。宋朝人包馄饨,包得很大,很复杂,造型像朵花,含苞未放, 可以用铁签子串起来烤着吃,当时管这种食物叫“ ”(读如“骨朵”)。也就是说,宋朝的饮食概念有些,那时候的馄饨就是饺子,而那时候的才是馄饨。br/ 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提到宋朝人过完冬至时常讲的一句民谚:br/ 新节已过,皮鞋底破。大担馄饨,一口一个。br/ 冬至这个盛大节日过完了,皮鞋的底子也踩破了,为什么会踩破呢?可能是因为冬至那天到处送节礼的缘故吧。送节礼要准备很多饺子,可是由于这些饺子有来有往,既没有送完,也没有吃完,过完冬至还剩下一大批。怎么办?敞开了吃呗!br/ strong灶君的神力/strongbr/ 在解释宋朝人为何在腊月二十四祭灶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br/ 说是宋朝绍兴有一个姓杨的年轻人,平日里不务正业, 偷鸡摸狗,吃喝嫖赌,什么坏事都干,他的父母忍无可忍, 把他赶出了。当时正是十冬腊月,天寒地冻,他没地方避寒,只好躲进了一个牛棚里。牛棚漏风,他身上紧裹着偷来的被褥,蜷曲在厚厚的稻草上,依然冻得瑟瑟发抖。br/ 到了午夜时分,月亮高高地挂在树梢上,冰冷的月光透过牛棚洒到稻草上,杨姓年轻人冻醒了,准备爬起来活动一下筋骨,增加一些热量。突然间阴风四起,一个七窍流血的鬼魂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他面前,就像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一样。他吓得差点儿背过气去,以为鬼魂要向他索命,哪知道这个鬼魂并不上前,只是向外招手,好像是在呼喊搭档。杨姓年轻想:“一个鬼就够我受的了,再多来几个,非把我撕成碎片不可。”br/ 眨眼之间,鬼魂的搭档来了。令杨姓年轻人感到幸运的是,鬼的搭档并不是鬼;可是令他感到的是,来的虽然不是鬼,却是一只比牛还要大的斑斓猛虎!原来啊,这个鬼魂就是传说中的“伥”,的伥。根据中国的民间传说,活人被老虎吃掉后,若不及时,其灵魂就会变成“伥”,帮助老虎寻找新的者。br/ 猛虎的脑袋已经钻进了牛棚,牛棚里的两头老牛一动也不敢动,趴在地上闭目待死,杨姓年轻人也跟那两头牛一样浑身瘫软。只见那只伥了一下,伸出的手指,向老虎勾了勾,又向杨姓年轻人指了指,意思是美餐在那儿呢, 您老人家快快享用吧。老虎果然听话,一跃而起,朝“美餐” 扑了过来。br/ 眼看着杨姓年轻人就要成为老虎的腹中之物,天色忽然大亮,一道亮光劈进牛棚,紧接着一道炸雷般的声音随之响起:“胆敢伤人,还不快快退走!”听到这句话,老虎竟然在半空中一扭腰,掉转虎头窜到外面去了,那只伥也在刹那之间消失不见。br/ 过去了,杨姓年轻人无限感激,来, 想弄明白是哪神仙救了自己。只听半空中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吾乃其家灶君司命也,汝识乎?”我是这户人家的灶君,你难道不认识我吗?br/ 第二天,杨姓年轻人回到家中,向父母以往的, 发誓要,同时他也讲述了自己在牛棚里的经过。他的父亲赶紧走到厨房里,向墙壁上的灶君神像三跪九叩,答谢灶君的救子之恩。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们家“事灶益谨”,灶君比以前更了。br/ 这个故事出自南宋志怪小说大全《夷坚志》。从我们现代人的眼光看,故事情节荒诞不经,没有丝毫可信之处。但是宋朝百姓大多,他们宁可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宁可相信这个着和不公的现实世界之外真有一个身外的灶君在每一个家庭不受。br/ strong灶君是男还是女/strongbr/ 时至今日,中国某些家庭的厨房里仍然着灶君,其中有泥塑的灶君,也有彩印的灶君。br/ 在那些彩印的作品中,灶君的相貌并不固定。有的灶君头戴平天冠,身披赭黄袍,相貌威严,三绺长髯,俨然是帝王。有的灶君面白无须,双耳垂肩,头戴毗卢帽,面团团如富家翁,犹如唐僧再世。有的灶君手中持剑,胯下骑马, 一瞧就是武将。有的灶君右手持圭,左手扶膝,端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一瞧就是文臣。有的灶君并非孤家寡人,他老人家身旁还坐着一个面目慈祥的老奶奶,人称“灶王奶奶”。还有的灶君竟享齐人之福,左右两侧各有一个老奶奶,一夫二妻其乐融融,好像在男子包二奶。br/ 这些灶君画像孰真孰假?我们很难判定。第一,如前所述,灶君本来就是无数的神仙,既然可以有无数, 当然可以有无数相貌;第二,传说中的灶君并不是一个版本, 即使是擅长考证的古人,也不能确定哪一个版本更加正。br/ 北宋博物学家沈括考证过灶君的来历,他认为最初的灶君应该是一个老太太,一个擅长烹饪的老太太,该老太太生活在上古时期,被尊为厨神,进而被尊为灶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风俗不一,灶神衍生出很多版本, 有人说华夏始祖黄帝死后成为灶神,也有人说另一位华夏始祖炎帝死后成为灶神,还有人说灶神是祝融的—祝融是火神,火神司灶,理所当然。br/ 再往后探寻,汉魏隋唐的灶神渐渐有了真名实姓,有人说他姓宋名无忌,有人说他姓苏名吉利,还有人说他姓张名单,虽为男身,貌如。沈括说,可能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陕西一带的“灶户”(世世代代在国营盐场务工的百姓)所的灶君画像就是一位女士,而开封市民的灶君画像却身披战甲、胯下战马,故此被称为“灶马”。br/ 由此可见,宋朝时期的灶君版本差异更大—现在的灶君都是男性,宋朝竟然还有女版的灶君。br/ 无论是哪个版本的灶君,其职能在宋朝都已定型,既负责记录,又为其下的提供,使其免遭没来由的。我们翻看《夷坚志》,可以见到南宋生活中的两个小细节:愚夫愚妇生了小病,不舍得花钱找医生,却去灶下些草木灰,当药服下;市井小贩出外经商,家里的钱财没人,偷偷藏到灶洞里去。南宋百姓为何要这样做?因为他们相信灶君,相信灶君的神力能惠及灶灰,相信灶君能帮他们治病,能好他们的钱财。br/ strong宋朝人祭灶比我们晚一天/strongbr/ 中国老百姓常务实的,务实到了把他们所的神仙都当成来敬奉的地步。需要礼敬,于是灶君也需要礼敬;可以,所以灶君也可以。br/ 一年一度的祭灶,就是对灶君的礼敬和。br/ 腊月二十四,百神,灶君也。其他诸神不负责记录,不太留意将人类的给,唯独灶神专负其职,将父母、欺虐乡邻、越货、、偷鸡摸狗、弄虚作假、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大小一一记录在册,如实汇报给。试想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谁没做过一两件坏事?如果让灶君捅到天上,轻则犯头痛,重则遭雷劈,那还得了?于是必须在灶君之前将其。br/ 怎么?一是送钱,二是送甜。所谓送钱,是指烧化纸钱,让灶君笑纳;所谓送甜,就是用饧糖、糖瓜、糖豆粥等又甜又黏的甜食粘住灶君的嘴,不让他讲话,即使可以讲话,也只能讲好话,不好意思讲。吃人嘴短嘛,吃了那么多甜食,哪好意思讲人?br/ 南宋陈元靓编有一部风俗大全,名为《岁时广记》,该书第三十九卷记录了宋朝人灶君的时间和方式:br/ 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烧合家替代钱纸,贴灶马于灶上,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每岁十二月二十四日新旧更易,皆焚纸币, 诵道咒,以送故迎新,以为禳祈云。br/ 腊月二十四是灶君的日子,人们将那天称为“交年”, 意思是新年将至,跟今天的“小年夜”差不多同义。如何度过“交年”呢?买酒、买纸钱、买灶马。有钱人请或,没钱人自己念诵经咒。一边,一边用酒菜灶君及其他神仙,同时还要用酒糟涂抹到灶门之上,据说这样可以让灶君之后晕头晕脑,不会做出对人不利的汇报。最后呢,再为灶君烧化纸钱,将灶君的坐骑(纸马)放在灶门口一同烧化,恭送灶君及百神。br/ 这两段文献只提送钱,没写送甜,倒是南宋另一本风俗书籍《武林旧事》描写了送甜之法:br/ 二十四日,谓之交年,祀灶用花饧米饵,及烧替代,作糖豆粥。br/ 花饧又叫“胶牙饧”,是成半固态的麦芽糖;米饵又叫“欢喜团”,是用蜂蜜拌成的糯米丸子。麦芽糖,欢喜团,糖豆粥,宋人祭灶的甜点竟然与今天完全相同。br/ 陆游的老兼好朋友范成大写过一首《祭灶词》:br/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br/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br/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br/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br/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br/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br/ 乞取利市归来兮。br/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说明宋朝灶君述职的时间跟今天一样,都是腊月二十四。br/ 但今天祭灶选择腊月二十三(只有极个别地区选择腊月二十四祭灶),是在灶君述职的前一天进行祭祀;而宋朝人祭灶却在腊月二十四(个别地区甚至拖延到腊月二十五), 是在灶君述职的当天进行祭祀,为什么?br/ 笔者有一个大胆的猜想,它极可能错得离谱,但是在寻找不到合理解释的前提下,也算聊备一说:宋朝人祭灶之所以较迟,主要是因为宋酒的度数较低。br/ 我们知道,宋朝没有蒸馏酒,只有未经蒸馏的酿造酒。酿造酒未经蒸馏,酒精度最高不可能超过16 度,通常度数只有七八度而已。用这种酒祭灶,灶君易醉也易醒,假如二十三祭灶,二十四送神,则灶君时已然醒酒,对我等凡夫颇为不利,故此需要等到送神当天也就是腊月二十四那天再祭祀,确保灶君在醺醺然的状态下。br/ 至于我们现代人在腊月二十三祭灶,倒不一定是因为现在流行蒸馏酒,酒精度高,能让灶君连醉两天,而更可能是因为我们急于事功和爱慕。查明朝方志,江南已有民谚: “官三民四船家五。”二十三祭灶,百姓二十四祭灶, 那些岸上无住宅、一家老小在船上生活的船民则迟至二十五才可以祭灶。船民一度被打入“贱民”的另册,让他们在二十五祭灶是出于歧视,而对老百姓哪天祭灶却没有。既然不,老百姓就蠢蠢欲动了,大家在“祭完收工” 和“咱家不能比邻居晚”的心态下你追我赶,于是就将祭灶日期提前到了腊月二十三。br/ 扩展阅读:宋朝的红酒和白酒br/ 现代人把酒分成两大类:蒸馏酒、非蒸馏酒。再细分一下,还能分成四类:白酒、黄酒、啤酒、红酒。其中白酒是蒸馏酒,黄酒、啤酒和红酒都蒸馏酒。br/ 黄酒用糯米酿造,啤酒用大麦酿造(为了增加甜度,有些啤酒还会用到大米,例如百威啤酒就是这样做的),红酒用葡萄酿造。白酒呢,通常用高粱酿造,不过也可以用小麦、玉米、小米和地瓜来酿。糯米也能酿成白酒:先酿成黄酒, 再经过蒸馏(江浙人民称之为“吊烧”),不就变成白酒了吗?包括葡萄、梨子、橘子、菠萝等水果,都能拿来造白酒, 不过水果比谷物贵,用水果造白酒太不划算。br/ 宋朝没有蒸馏酒。换句话说,宋朝人喝不到白酒。但是宋朝已有“白酒”这一概念。南宋朱弁《曲洧旧闻》记当时旧名,把杭州竹叶青归类为白酒。南宋罗大经著有《红白酒》:“酒有和劲,太守王元邃以白酒之和者、红酒之劲者, 手自剂量,合二为一,杀以白灰,风味颇奇。”意思是说一个姓王的市长把“白酒”和“红酒”混到一起,加工出一种全新的“红白酒”。这说明宋朝不但有了“白酒”, 还有了“红酒”。br/ 可惜那时候的白酒和红酒跟现在完全不一样。宋朝白酒是用大米酿造的非蒸馏酒,之所以叫它“白酒”,是因为酿酒时全用白曲,成品酒的颜色是白的。宋朝红酒也跟现在的红酒全无关系,它也是用大米酿造的非蒸馏酒,之所以叫它“红酒”,是因为酿酒时添加了红曲,成品酒的颜色是红的。无论“白酒”还是“红酒”,只要用炭火烧烤,靠高温把酒液里的微生物统统,把成品酒烧出浓浓的糊香味,延长其保质期,则又叫作“烧酒”。这种烧酒也不是蒸馏酒,因为它只是高温杀菌,并不蒸馏提纯。br/ 宋朝人是会用葡萄酿酒的,苏东坡年轻时在陕西做官时就酿过葡萄酒,他用葡萄和糖来酿造,不放酒曲,酿的是原汁葡萄酒,甜度很高,度数很低,不是干红,更非干白。原汁葡萄酒也是红酒,可是苏东坡和其他宋朝人一直老老实实地叫它“蒲桃酒”,并不称之为“红酒”。br/ 也就是说,宋朝的白酒是发酵酒,不是蒸馏酒;宋朝的红酒是米酒,不是葡萄酒。如果咱们去宋朝饭店点酒水, 千万要记得这一点。br/ strong宋朝祭灶有哪些规矩/strongbr/ 上文了范成大的《祭灶词》,该诗信息量颇大,不但讲明了宋朝的祭灶日期,而且讲到了祭灶时的若干规矩:br/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供品包括熟猪头一只、鲜鱼两只,还有豆沙馅儿的汤圆,有荤有素,有咸有甜。至于胶牙饧、欢喜团、糖豆粥等甜食,祭灶时更是不可或缺,但是范成大的词里没写。他不写,不代表没有,因为诗歌毕竟不是流水账,点到为止即可,不宜面面俱到。br/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供桌上要摆酒, 祭灶时要烧化纸钱,只有男性可参与祭祀,女士们一边凉快去。到了今天,南方仍有如此陋俗,这是男权时代遗留的孽习,应该铲除。br/ 除了以上这些,宋人祭灶还有其他规矩。br/ 第一,要为灶君备办“甲马”。br/ 甲马一词在古文中有三种含义:一指披甲骑马的士兵(如《东京梦华录》云“行军巡检部领甲马来往巡逻”), 一指铁甲护身的战马(如《宋史兵志》云“获甲马百匹”), 一指绘有战马、用来神灵乘坐的黄纸(《水浒传》中的“神行太保”戴每次作法行之前必须将“甲马”绑在腿上,这种甲马就是画了战马的黄纸)。祭灶用甲马, 指的是第三种甲马,上画战马,下画云朵,旁书神咒,祭祀后烧化,供灶君时乘坐。br/ 第二,要为灶君备办“料豆”。br/ “料”即草料,“豆”即黑豆,灶君的坐骑虽是天马, 却跟凡马一样要吃饲料,故此在烧化甲马的同时,还要往火堆里扔一把干草和几粒黑豆,供灶君的坐骑食用,只有坐骑吃饱了,才有力气驮着灶君。打个比方说,给领导配备了汽车,同时也要配备汽油,不加油怎么让领导上呢?br/ 第三,不要忘了烧掉灶君的画像。br/ 甲马和料豆都是为灶君准备的,灶君才是的主角, 烧化了甲马、干草与黑豆,别忘了将墙上粘贴的灶君画像撕下来,在供桌前烧掉。一边烧,一边默诵“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言好事,回宫降吉祥”。br/ 旧画像烧掉,还要代之以新画像,一如撕掉旧春联,还要贴上新春联。春联是即撕即换,灶君画像却不能即烧即换, 必须等到除夕,才能将新画像贴到厨房里。为什么非要等到除夕呢?因为除夕是宋朝人认为的灶君回宫的日子。br/ 《岁时广记》卷三十九《腊月诵经咒》云:“每岁十二月二十四日新旧更易。”新旧更易主要指灶君更易,旧灶君卸任,新灶君并不随即到任,还要等待的任命,这时候你如果自作主上新灶君,那就等于选举,是不会被承认的。br/ 第四,祭灶之后要照虚耗。br/ “虚耗”是百神当中的一种,它缥缈,无色无形, 不像灶君那样监察,也没有的能力,但它却有捣鬼添麻烦的能力。br/ 小门小户过日子,挣的没有花的多,年底盘账,怎么算都兑不够数,不用问,亏空出来的差额准是让虚耗给弄走了。而且虚耗很,腊月二十四祭灶送神,百神都去吃供享, 吃饱了乖乖地飞升,唯独虚耗不吃这一套,留在你家不走。怎么办?用火烧它的,把它逼走。br/ 灶君躲在厨房里,虚耗却躲在床底下。于是到了腊月二十四夜里,在送走灶君以后,宋朝人开始发威了。他们准备好一盏盏油灯,一一点着,送入床底,从深夜点到天亮。这种风俗在宋朝叫作“照虚耗”,是人类向宣战的。br/ 可惜的是,未必存在,床底和油灯却是实实在在的。白白点一夜灯,费油是小事,万一火苗子变大,烧着了床才是大事。假如那床上还睡的有人,那就成了天大的事了。因此之故,照虚耗也是陋俗,风险很大的陋俗。br/ 扩展阅读:戴的甲马br/ 《水浒传》里有一位“神行太保”戴,把两个甲马拴在腿上,一天能走五百里;把四个甲马拴在腿上,一天能走八百里。br/ 现在交通工具先进,电动自行车时速八十里,摩托时速一百五十里,汽车时速两百里,都算正常速度。如果让戴在前面走,我们骑上摩托在后面追,很快就能超过他,不管他在腿上拴几个甲马都白搭。但是朋友们,戴生在宋朝,那时候没有摩托,没有电动自行车,更没有阿斯顿马丁DB9、法拉利F450,戴只凭一双肉腿在地上走,就能日行八百,这记录恐怕没人能够打破。br/ 那位说了:戴不是只凭一双肉腿,他腿上还拴着甲马呢。br/ OK,咱们就说说这甲马。br/ 在古人口中,“甲马”有时候是指披甲骑马的人。比如五代时徐铉笔记《稽神录》:“建康人方食鱼,弃鱼头于地。俄而,壁下地穴中,有人乘马,铠甲分明,大不盈尺,手执长槊,径刺鱼头,驰入穴去。如是数四。即掘地求之,见数大鼠,鱼头在焉。唯有箸一只,了不见甲马之状。”宋时孟元老笔记《东京梦华录》:“诸军有紫巾绯衣素队约千余, 罗布郊野,每队军乐一火,行官巡检部领甲马来往巡逻。” 以及清朝人许南英诗词:“干戈满地降旗遍,甲马楼船拼转战。有意眷孤忠,大海忽将荒岛见。”以上引文里的“甲马”,都是甲士和战马的统称,就像“骑”这个词儿常是骑士和坐骑的统称一样。br/ 有时候,“甲马”则是指画有神像、用于祭神的纸。br/ 清人梁章钜《浪迹续谈》卷八“通用字”条目写道:很多东西名字叫“马”,实际跟马没关系,例如猜拳用的小叫“拳马”,天平上的衡器叫“法马”,木匠的工作台叫“作马”,插秧的小船叫“秧马”,吃面时配的小菜叫“面马”, 在纸上画之像,祭祀之后再烧掉,这种纸叫“甲马”。br/ 据《清稗类钞物品类》“纸马”一节记载,甲马本来叫纸马,起源于唐朝,是手绘的彩色神像,因为的神像大多披甲骑马,所以又叫甲马。到了宋朝,雕版印刷普及, 甲马成了五色套印的彩色印刷品,历经元明清三代而不衰。br/ 很明显,戴腿上拴的不是前一种甲马(腿上拴几个披甲骑马的人,戴还能健步如飞,那也太离谱了),而是后一种甲马(即纸马)。也就是说,戴是把印有彩色神像的纸绑在了自己腿上。br/ 后一种甲马用处不小。清据学家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纸马”条目说:“祭祀,必焚纸钱、甲马。” 万历时学者王士性《广志绎》卷三“泰山香税”条目说:“(士女赴泰山)必戴甲马、呼圣号、不远千里、十步五步一拜而来。”袁枚《续子不语》卷一“天后”条目说:“天后圣母,…… 灵显最著,海洋舟中,必虔奉之。遇风涛不测, 呼之立应。有甲马三,一画冕旒秉圭,一画常服,一画披发跣足仗剑而立。每遇危急,焚冕旒者辄应,焚常服者则无不应,若焚至披发仗剑之幅而犹不应,则舟不可救矣。”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则讲了个灵异事件,说是纪晓岚的大儿子纪汝佶病危,家人按风俗给他烧了一张甲马,纪汝佶突然睁开眼叫道:“我那匹马怎么瘸了一条腿?”家恐, 原来烧甲马时不小心,把甲马上那匹马的马蹄给弄花了。br/ 通过上述文献可以看出,至少在明清时期的部分地方, 人们祭祖、进香、航海、送葬,都要烧一些甲马。但是,像戴那样用甲马来提速的做法并不常见。我估计施耐庵可能是受了的,才给笔下的戴拴上甲马,让他具备了神行术。br/ 我读过两本记载的书籍,一本是时刻印的《六甲》,一本是清朝人编写的《底襟集》。《六甲》载有“缩地法”,让施法人在两腿上各拴一个甲马,口念缩地咒:“一步百步,其地自缩。逢山山平,逢水水涸。吾奉三山九侯先生令摄!”可以日行千里。《底襟集地理秘旨部》载有“足底生云法”:取两个甲马,每个各写“白云上升”四字,分别绑在双腿上,口念乘云咒:“望请六丁六甲神,白羽飞游神。足底生云快似风,如吾飞行碧空中。吾奉玄女令摄!”可以日行八百。br/ 真不知道戴用的是缩地法,还是足底生云法。要不他就是看了《哈利波特》,学会了一句飞行咒:“羽加迪姆, 勒维奥莎!”连念三遍,骑着笤帚腾空而起。br/ strong送神之后,采购年货/strongbr/ 如果说冬至是新年的彩排和预演,那么祭灶就是新年的发令枪。我的意思是说,过年很忙碌,需要做很多很多准备工作,例如打扫房间和备办年货,而在祭灶之前,这两项工作是不能做的,只有祭完灶君、送完百神,才可以进行。br/ 传统中国跟日本差不多,都是多神的国度,人们相信角角落落都可能有神灵居住:厨房里有灶神,厕所里有厕神, 墙底下有太岁,床底下有虚耗,屋脊之上有姜太公端坐…… 从年头到年尾,这些神灵一直蜗居在某处岿然不动,假如搬动家具、破墙动土,极可能某个神灵,使其动怒降灾, 为一家老小引来大祸。所以平日里打扫尘土都要小心翼翼,翻修住宅更要礼拜,家人活得憋屈,房子也活得憋屈。br/ 到了腊月二十四,终于了,因为灶君被送走了, 各种神灵都被送走了,人类终于成了住宅的主人,想怎么打扫就怎么打扫,想怎么翻修就怎么翻修,无需,无需贿赂,短期内出现了的真空。br/ 我们有“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扫墙土”的民谚, 而宋朝人同样如此。br/ 《岁时广记》卷三十九《腊月扫屋宇》云:“唯交年扫屋宇无忌,不择吉。”只有到了腊月二十四,打扫房间才没有禁忌,翻修房子才不用选择吉日。从二十四到除夕,从旧灶君到新灶君下凡,在这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里, 每一天都是吉日,趁机赶紧将房间好好地打扫一新吧!br/ 与此同时,腊月二十四以后也是采办年货的好日子。倒不是说祭灶送神之前不可以采办年货,而是因为采办过早的话,鱼肉与蔬菜容易。br/ 《东京梦华录》载:br/ 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符、桃板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卖干茄瓠、马牙菜、胶牙饧之类, 以备除夜之用。br/ 过了腊月二十四,大家开始买年画、买春联、买蔬菜、买糖果,热热闹闹采办年货,为即将到来的大年夜做准备。br/ strong宋朝人的年货清单/strongbr/ 在宋朝过年,需要购买的年货还真不少。br/ 《武林旧事》第三卷有一节《岁晚节物》,罗列了一大堆年货清单,姑且如下:br/ 腊药、锦装、新历、诸般大小门神、桃符、钟馗、春帖、天行贴儿、金彩、缕花、幡胜、馈岁盘盒、酒檐、羊腔、果子、五色纸钱、糁盆、百事吉、胶牙饧。br/ “腊药”是腊月初八那天制造的各种药材,可供过年时浸泡“屠苏酒”,所用药材包括大黄、桔梗、防风、白术、虎杖、乌头、甘草、金银花等。腊月初八为成道节,古称“腊日”,据说在这天加工的物品不受虫蛀,保质期长,故此宋人多在腊月初八制腊药、酿腊酒、熏腊肉、腌腊鱼, 以备过年。今日地区在腊八那天有腌“腊八蒜”的习俗, 也是老年人相信腊八腌菜不易的缘故。br/ “锦装”即新衣服。《东京梦华录》云:“正月一日年节,…… 小民虽贫者,亦须新洁衣服。”可见宋朝新年跟今天一样,无论,都要换上新衣服。br/ “新历”即新历书。宋代历书由朝廷颁行,详载一年节气与吉凶宜忌,每到年尾,须扔掉旧历,换上新历。据《宋史礼志》,大臣历书一向由赐给,民间则享受不到这一待遇,只有去市场上购买了。br/ “门神”“桃符”“钟馗”“春帖”“天行贴儿”,这些都是过年时装饰大门的物品,类似今日的年画,但比年画要复杂,本书第六章《贴年画》会详细解释其具体形制,这里不再嗦。br/ “金彩”是用丝绸和彩纸剪扎而成的长条状装饰物,除夕那天悬挂在大门之上和厅堂正中,类似今日的“结彩”。br/ “缕花”是将绸布和彩纸剪成花朵形状,过年时插在头上。br/ “幡胜”跟缕花相似,但不是花朵,而是用彩纸或布匹剪裁而成的蝴蝶、飞蛾、燕子、雄鸡等动物造型,过年时也要插在头上。事实上,用于加工幡胜的材料不仅仅包括绸布和彩纸,还有金属材质的幡胜,例如锡幡胜、银幡胜、金幡胜等等。据《梦粱录》记载,每逢年尾,宋朝会赐给大臣金银幡胜,供新年和立春时佩戴。老百姓无此福利, 假如家中没有巧手媳妇,自己做不出来,那就只有去市场上购买了。br/ “馈岁盘盒”是一种容器,一般为红漆木盘,有盖, 盖子上刻着“吉庆有余”之类的吉祥话。宋人过年有馈岁习俗,即亲朋好友之间互相馈送年礼,为了美观,所送的年礼要用这种馈岁盘盒盛放。br/ “酒檐”也是一种容器,用来盛放年酒。说穿了,酒檐其实就是造型美观的红漆木桶,有盖儿,有提梁,提梁上还罩着一层小小的木制屋顶,看上去就跟版的小亭子似的。用这种容器馈送年酒,显得特别喜庆,也特别有面子。br/ “羊腔”即腔羊,意思是去除了羊皮和内脏的整羊。事实上,宋人过年并不是只买羊肉,还会买猪肉、兔肉、狗肉和鱼虾之类。牛肉常被,但是用牛肉过年的老百姓为数并不少。宋神元丰二年(1079 年),苏东坡在黄州过年, 就曾与邻居合伙宰杀一头瘸了腿的耕牛。br/ “果子”指的是各种水果、干果以及蜜饯。br/ “五色纸钱”即人所说的金银纸,新年祭神时必不可少。br/ “糁盆”其实就是炭火盆。春节天寒,是需要用炭火取暖的,问题是取暖完全可以用炉子,干吗要用盆呢?这跟宋朝风俗有关:除夕当晚,小孩守岁,院子正中或者厅堂门口要放一个火盆,盆中贮炭,从吃年夜饭时燃着,要一直烧到天亮。br/ 早在中古时期,除夕盛行“庭燎”,即在院子里的空地上燃起一堆明火,让小孩子往火堆里扔竹竿。在火苗的炙烤下,竹竿不停地爆开,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据说可以驱鬼。宋朝火药技术发达,鞭炮已普及,无需再往火堆里扔竹竿。另外宋朝人多地少,住房紧张,普通市民临街建房,宅基逼仄,连厕所都不舍得建造,更谈不上院中空地,无处可以庭燎。如果在房间里庭燎,房高一丈二,火苗子一丈九,非把屋顶烧穿不可。为了安全,同时也为了经济适用,聪明的宋朝人将庭燎改成了糁盆烧炭,将庞大的火堆缩减成了盆中的炭火。br/ “百事吉”是宋朝人过年时在餐桌上摆放的一种利市, 这种利市是这样的:将柿子、橘子和柏枝放到同一个盘子里, 先将柏枝折断,再依次掰开柿子和橘子,是为“柏柿橘”, 寓意“百事吉”。br/ 但是古代的水果保鲜技术相对落后,在寒冷的北方,柿子和橘子未必总能买到,于是聪明的市井小贩又在过年时推出“百事吉结子”:在绸布上绣以柏枝、柿子、橘子,打成中国结,卖给老百姓。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全家人一起解开这个结子,再挂到房梁上,同样能获得“百事吉”的好意头。br/ “胶牙饧”即成半固态的麦芽糖,颜色焦黄,气味芳香,刚入口并不甜,可是越嚼越甜(胶牙饧中残留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完全为麦芽糖),是小孩子守岁时必备的消夜零食。本书第三章《祭灶》已经提到过这种小点心,这里再提一次,意思是祭灶和采办年货都离不开胶牙饧。br/ 以上清单当中,衣服、肉类、果品、门神、金彩和金银纸也是咱们现代人过年要办的年货,但是桃符、幡胜、糁盆、酒檐和百事吉放到今天就显得颇为稀罕了。幸好读者诸君有本书在手,可以轻松掌握这些稀罕物品的来龙去脉,到了宋朝绝对不至于瞠目结舌。br/ 扩展阅读:东坡肉和东坡鱼br/ 苏东坡在湖州当市长的时候,因为乱讲话,得罪了纪委领导御史中丞。中丞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老苏很快。br/ 那天,苏东坡正在大堂上办公呢,一帮直冲上去,二话不说,将老苏捆了个鸭子凫水,牵着就走。老苏吓坏了,连问何事,领头人恶狠狠地说:“御史中丞召!”你犯了大罪,纪委要找你问话!老苏只好乖乖地跟着走。他的老婆孩子在后面追,边追边哭成一片。老苏也哭了, 高喊着弟弟苏辙的名字嘱咐道:“子由,以妻子累尔!”兄弟,做哥哥的小命难保,你嫂子你侄子以后都要靠你养活了。br/ 到了首都开封以后,苏东坡被打入天牢,他的大儿子苏迈进去探监,他嘱咐道:“送食惟菜与肉,有不测则撤二物, 而送以鱼。”(《避暑录话》卷下。)你在外面帮我好好打探消息,如果皇上不杀我,你就一天三顿送菜送肉给我吃; 如果听说朝廷定我,你就送一条鱼过来,提醒我尽快安排后事。br/ 苏迈很听话,每天按时去送饭,顿顿都是两个菜,一道素的,一道荤的,不送鱼。如此这般送了一个月,钱花光了, 苏迈去陈留(位于开封东郊)找亲戚借钱。那时候交通不便, 从开封到陈留走一趟得花一整天,苏迈怕老爹饿着,去之前专门委托一个熟人:“我爸在牢里关着,今天就麻烦您给他送饭了。”他光顾着让人家送饭,却忘了告诉人家别送鱼, 结果那个熟人送了一条咸鱼进去,可把苏东坡吓坏了,以为很快就要杀头,一口气写了好几首绝命诗……br/ 故事的结局我们都知道:太皇太后帮苏东坡求了情,开恩没杀他,只把他流放到了黄州而已。br/ 今天之所以要给大伙讲这个故事,主要是想说说苏东坡的饮食偏好。单从他让儿子送的饭来看,他应该爱吃菜,也爱吃肉,但应该不爱吃鱼。假如他爱吃鱼胜过爱吃肉,那他更可能这样嘱咐:“送食惟菜与鱼,有不测则撤二物,而送以肉。”只要朝廷不判我,你就一直送鱼过来,除非我小命难保,你再送肉。我的意思是说,在这里好食物代表好消息,坏食物代表坏消息,苏东坡既然让儿子用肉报平安, 用鱼报凶信,说明他讨厌鱼,平常不怎么爱吃鱼。br/ 现存文献中处处可以见到苏东坡爱吃肉的记载。br/ 此公流放惠州后,曾给弟弟苏辙写信,怀念当年在朝中做官时的饮食待遇:“三年堂庖所食刍豢,灭齿而不得骨。” (《仇池笔记》卷上《众狗不悦》。)在中央食堂吃了三年肥羊肉,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肉,啃半天都啃不到骨头。等到去惠州当老百姓,俸禄停了,免费食堂吃不到了,只能自己买肉吃。他买不起,见天萝卜白菜,嘴里淡出鸟来,只好去集市上买点儿羊脊骨打打牙祭:“骨间亦有微肉,熟煮熟漉,若不熟,则泡水不除,随意用酒薄点盐炙微焦食之, 终日摘剔,得微肉于牙綮间,如食蟹螯,率三五日一食,甚觉有补。”(同上。)羊脊骨俗称“羊蝎子”,丫丫叉叉一长串,没什么营养,不适合炖汤,好在骨缝里总有剔不净的残肉,老苏买回家,先煮后烤,用牙签剔着往嘴里送,一副羊蝎子能吃一整天,跟吃螃蟹似的,三五天吃一回,又便宜又解馋。br/ 在流放惠州之前,苏东坡还曾经流放黄州,黄州一农民家里耕牛得病,被他买了下来,拉到城外偷偷宰掉,“乃以为炙”(《春渚纪闻》卷六《牛酒帖》),做成烤牛肉吃。按宋朝,耕牛是生产资料,不得私自宰杀,否则宰牛人与买牛肉者都有罪,而老苏敢于违反这一,说明他相当馋肉,既爱吃羊肉,也爱吃牛肉。br/ 当然,苏东坡也爱吃猪肉。br/ 现在有一道极为常见的菜叫“东坡肉”,各地做法不同, 有的先煮后烧,有的先煮后蒸,有的直接焖煮收汁,但是选用的主料和成品菜的造型都大同小异,主料都是半肥半瘦, 成品菜都是码得整整齐齐的麻将块儿,红得透亮,色如玛瑙, 夹起一块尝尝,软而不烂,肥而不腻,又好看又好吃。据说这道菜正是苏东坡的发明。br/ 苏东坡确实做过猪肉,但他应该没做过东坡肉。《苏轼文集》中唯一记载猪肉做法的文章是一则《蒸猪头颂》:“净洗锅,浅着水,深压柴头莫教起。黄豕贱如土,富者不肯吃, 贫者不解煮。有时自家打一碗,自饱自知君莫管。”相对羊肉而言,猪肉在宋朝是低贱之物,“御厨不登彘肉”(《后山谈丛》卷二),猪肉进不了御厨房;“士夫不以彘为膳” (《甲申杂记》卷上),士大夫不吃猪肉;在北宋中叶,羊肉售价五六百文一斤,猪肉售价十文一斤(参见王仲荦《金泥玉屑丛考》),猪肉比羊肉便宜好多倍,故此苏东坡说“黄豕贱如土,富者不肯吃”。穷苦老百姓倒不嫌猪肉低贱,可是他们不懂得烹调窍门。苏东坡认为窍门很简单,“净洗锅,浅着水,深压柴头莫教起。”四个字儿概括,“小火慢烧”而已。br/ 小火慢烧蒸猪头,耐心等,等火候到了,猪头自然会烂, 但仅凭这个就能把猪头做好吃吗?肯定不能。猪头有浓重的脏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