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拓普数据显示,2018年,一万余家中年票房1000万以上的占比还不到20%,单厅效益也在持续下滑。全国影院平均上座率从2015年的17.37%降至2018年的12.02%,场均人次从2015年的23降至2018年的15。影院单日单厅收益从2015年的3082元降至2018年的2545元。
再来看一组数据。2019年上半内地银幕总数64944块,如果按照这个银幕数计算,则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影院平均单厅收益约为90万(鉴于银幕数还在增长,实际平均单厅收益还不到90万)。我们以90万的单厅收益为基础,来算一笔账。按照当前影院平均7个厅计算,那平均每个影院2019年票房(截至目前)为630万。7个厅面积两千方左右,若是在一二线城市的热点商圈内,光租金就得三百万左右,可想而知中小影城的生存状况有多严峻。这还是平均数,一大批在平均数以下的影城,可以说是“血本无归”。
这样的数据,充分说明,对大批中小影城来讲,经营困难、倒闭危机是摆在眼前的难题。而关于困境的“灵魂拷问”,大都脱离不了三个问题:关门还是升级改建;政府该不该补贴;影院是否应该积极营销吸引客流?
关于这三大“灵魂拷问”,诸多行业人士都有思考,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以M君为代表的正方观点和以J君为代表的反方观点。
一、面对亏损,中小影城应该选择关门还是升级改建?
M君:
对于大批经营乏力的中小影院,我认为,影院应该积极升级改建。绝大多数经营不善的影城,都是“年久失修”,升级改造是唯一的出路。同时,他认为以往国内对新建影院的支持力度不少,如今政府应该给与存量影院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毕竟,在2010年前后建设的影院,都已经到了需要重新升级的时候。当存量影院在进行设备升级、新技术运用时,政府可以给这类影院更多的支持。
从全国大部分地区来看,电影专项基金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电影专项基金应用的方向无非在于“制作”和“放映”两个方面,现在大批影院面临生存困境,电影专项基金理应发挥充分作用,支持影院进行升级改造。
J君:我不认同
我认为,对于这些确实经营困难,没有客流,看不到前景的影院,比起硬撑,关门歇业是上策。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会经过从无序到有序再到优胜劣汰的过程,最后能剩下的都是优秀的影城。而我们如今正处在有序向优胜劣汰进行的过程中,未来无论每天关闭多少家影院,从竞争的角度来讲,都是正常现象。对于一些没有竞争优势的影院,未来的路势必更难走。在这样的形势下,一些经营不善的影院被收购的机会也非常渺茫。与其硬撑,关店也是一种止损。
况且,关闭那些没有效率、需要靠“做手脚”维持经营的影院,对行业来讲也是优胜劣汰、提质升级的绝佳机会。目前,影院行业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在当前比较“冷静”的局面下,我们有必要进行“大浪淘沙”。
因此,对实在没有存在价值的影院,我认为,政府不但不应该“输血”,并且应该鼓励关停。
二、政府究竟应该不应该采用补贴的形式来支持中小影城发展?
M君:我坚持认为,需要。
电影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和其他文化产品具有同样的作用和价值,当我们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电影的作用和价值进一步突显。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而言,电影是文化产业中的支柱性产业,其影响力和市场价值也不可忽视。
如果把整个社会经济看做一个机体,那么不计其数的小微企业就是这个机体的细胞,大量的细胞如果出现问题,整个经济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影院也一样,如果把电影行业比作一个有机体,那么一家家影院就是细胞,影院如果大量关门,必将会制约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
电影产业的做大做强,不仅有赖于各类影城的数量增加,更需要质量上的提升。如今,电影产业还没有完全做大,观影人次也不高,大家可能觉得影院比较多,关掉一些也没啥影响,
但是当市场激活了呢?你还会觉得当下的影院数量太多吗?数量庞大的中小影院为产业的发展做大提供了基础。要做大,硬件先行,不要觉得关几家店无所谓。一旦关店成风,电影产业的发展就会明显“后劲不足”。当前电影产业的成绩来之不易,不要让近十年来的努力毁于一旦。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影院其实也可以看做一家家小微企业,影院的倒闭,也就意味着有部分人会失业,影响这些人的生活和个人发展,对社会和谐稳定不利。所以,政府应该对中小影院进行补贴、奖励等措施,减轻影院的生存压力。
J君:不应该补贴
“扶持”并不能让影院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就如同在一场比赛中,你给弱者服用“兴奋剂”一样,对靠实力取胜的人来说就有失公允。“扶持”也会让部分人没有进取心,到最后经营不下去了,反正还有最后一招,可以到的“救助”。我们应该学彩电行业,那是一个完全没有任何保护政策、充分竞争的市场。我们不仅没有看到彩电行业出现危机,相反,我们的自主品牌不仅牢牢地掌控了本土市场的话语权,还走出国门,占据相当大的国际市场。若是没有充分竞争,依靠扶持、保护政策生存,他们能做到这一步吗?显然,不可能!市场有市场的规律,经营不下去了,就用“补贴”解决,优胜却无法劣汰,这对行业发展来讲,显然是不利的。
三、营销活动,对吸引客流究竟有没有用?
M君:
这问题在我看来,没有多大的意义。影院作为电影产业的最终端,并不需要过多的去策划营销活动。首先从影片上讲,我国并未实行分线发行,对影片的营销是片方的事情,当前观众也很少会通过影院去了解上映的影片,因此影城本有必要花力气去宣传影片。其次,从影城方面来讲,观影人次会根据档期变动和影片的好坏而上下浮动,没有人会因为影院的营销活动而去看一场自己不喜欢的电影。此外,观影始终是有地域限制的,即便你营销活动做得再好,也很少有人会从大老远跑到你这儿看一场电影。对中小影城来讲,不管你如何营销,影响力也始终不会高于周边的高端影城。何况,营销意味着人力、财力、物力各项成本,对中小影城来讲,本来就没有财力,也得不到片方、院线的物料、人力支持,投入不见得能收到回报。
影院做营销活动的原因不外乎三点:1.增加票房。2.增加人次。3.增加影响力。但这三点是由影城本身的条件决定的,比如你的设备、你的装修、你的空间布局等等,所以只要老老实实放好电影就行了,没有必要花力气去做各种“花枝招展”的营销活动。
J君:我不认同
前段时间,我与同行朋友聊天,朋友一直都在苦思冥想为自家影城开发出一个“网红打卡地”,但不知道如何下手。他无比羡慕宜家的一元冰激凌,每次去宜家都情不自禁地买上一支,他正在试图把“一元”商业模式搬到影院。
显然,影院如果有自己的特色,是可以带来人流的,人来了自然会带动消费。所以,只要影院肯动脑、肯探索营销,也能找到专属于自家影院的“吸客地”。
商业影院最新核心的商品是电影,单从电影来说,全国影院差别不大。但是服务呢?影院拼的除了硬件条件还有服务。有经济专家指出,未来商业的最好出路,是不靠有形的产品赚钱,而是用产品背后的服务赚钱。换一句话说,“服务”将会是最赚钱的商品,未来所以有形产品的利润越来越趋近于零,而无形的产品利润趋近于无穷大!比如,美国仓储超市Costco不通过卖商品挣钱,而是给会员提供周到的服务赚取利润;书本的利润越来越少,但可以通过组织读书会、付费讲座来挣钱;汽车的利润逐渐下降,但售后服务的价格却是逐年增长,等等。这种形式下,你还能说“营销”不重要吗?一个城市影城那么多,观众为什么来你家?
关于中小影城何去何从的问题,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真相往往也不止一个,就看你相信哪一个。每一条“出路”,都得根据自身的定位和优势。
本站唯一域名 wydclub.com。认准无忧岛网!认准wyd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