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大脑在我们颅骨下以超级复杂的方式在工作,再美好的音乐对我们都只能是充耳不闻的空气振动而已。尽管大脑如何解析声音进而让我们听到音乐,至今尚未完全明朗,但目前脑神经科学已经能为我们初步指出,大脑究竟用哪里在“做”音乐,而音乐又对大脑做了什么。
大脑怎么处理音乐?
音乐能从各种不同向度来定义,诸如音高、旋律、速度、节奏、音色等等。而人类大脑要产生听觉,则由较低层次的察觉循序渐进到较高层次的信息处理。
举例来说“一闪一闪亮晶晶”的简单旋律,并不只是七个音符,而是在空间与时间当中接续起来的声音频率、音量强弱与时值长短。耳朵察觉这些微妙的声音特征,而大脑不同的区域则负责诠释耳朵传递过来的资讯。
在研究大脑损伤的失乐症者(amusia,无法感受音乐)之后,科学家方能在大脑中定位出处理不同声音向度的部位。
音高:音高是用来堆砌旋律的砖瓦。人类以两侧颞叶处理音高资讯,不过右脑往往更为活跃。有绝对音感的人,大脑构造也不太一样。神经科学家 Stefan Elmer的研究就指出,绝对音感者的听觉皮质(颞叶上处理声音的部份)与额叶之间有着较强的连结。
速度/节拍:小脑负责处理节拍、节奏与速度的变化。小脑在日常生活中能帮助我们维持运动技巧与全身协调。研究显示,演奏家的小脑体积会比非演奏家还大,因为演奏家需要精准的时间感与身体协调,才能好好完成演奏。
音色: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音量强弱无关。当我们辨认不同乐器的音色时,右脑颞叶就运转起来了——因为音色是不同频率泛音的叠加,所以处理音高的能力正是处理音色的能力。
情感:杏仁核是大脑当中掌管情绪,特别是引发“fight-or-flight”反应的重要部位。当然,这个部位也深刻牵涉着音乐情感,另一个被认为与音乐情感有关的部位是海马回。
海马回的功能主要是储存记忆,而强烈的记忆则与强烈的情感连接在一起,每当音乐触动了这种回忆,情感也因此受到激发。若想再考虑其他层次的音乐组成元素,脑部究竟是怎么同时统整这些,目前就不得而知了。
音乐能让我变聪明吗?
大部分的人认为听古典乐能变得更聪明,这种所谓的“莫札特效应”时常遭人误解。1990~2000年代许多人都相信,从幼儿时期开始听莫札特(或是普遍而言的古典乐)能大幅提升智商。
聆听莫札特音乐时,的确可以暂时增进空间知觉与推理能力——不过大概也就仅限于此。然而莫札特的 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在大脑这个主题上依然相当耐人寻味。研究显示,时常聆听这首奏鸣曲的癫痫病患,发作频率会确实下降。
就算不能让你变聪明,音乐依然是帖良药
音乐与大脑之间耐人寻味的连结,让研究者们能够更深入理解音乐可以如何应用于改善人类生活。音乐治疗以脑神经科学研究作为辅助,对行为与情感疾患进行复健与治疗,也能用来治些身体上的小病小痛。
其它关于音乐与大脑的研究当中,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音乐心理学,这也是许多音乐疗法发展的基石,同时是一个有待探勘的深邃领域。
生物音乐学也关切音乐的心理面向,但更着重音乐之于人类的生物与生理面向。动物音乐学与生态音乐学则分别检视音乐与动物、音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最后,民族音乐学研究音乐的社会与文化脉络,也包括音乐经验的心理学与神经科学面向,因为来自不同音乐文化圈的人演奏并体验音乐的方式,不仅在外显的行为与反应上有不同表现,在大脑运作层次也有所不同。
音乐有各式各样的应用方式能让我们的每日生活变得更好,而认识大脑则是了解音乐如何改善生命的关键一步。
想买3C数码产品怎么办?赶紧在百度搜索 无忧岛资讯 百家号,各种精品数码产品等你发现~